DB4414∕T 33-2024 梅花盆栽培育技术规程(梅州市)

ID

B9786C1C02AF484E00CCD58CBC2B006E

文件大小(MB)

0.33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05,4414,梅州市地方标准,DB 4414/T 33—2024,梅花盆栽培 育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potted cultivation of Prunus mume,2024 - 06 - 18 发布 2024 - 07 - 01 实施,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414/T 33—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圃地选择与规划 1,4.1 圃地选择 .1,4.2 圃地规划 .1,5 品种选择 1,6 培育目标与模式 1,6.1 培育目标 .2,6.2 培育模式 .2,7 上盆前露地培育 2,7.1 嫁接繁殖 .2,7.2 嫁接后管理 2,8 上盆培育 3,8.1 容器选择 .3,8.2 盆栽基质 .3,8.3 上盆 3,8.4 上盆后的管理 3,8.5 换盆 4,9 病虫害防治 4,10 档案管理 .5,附录A(资料性) 适宜梅州地区梅花盆栽推荐品种 .6,A.1 适宜梅州地区梅花盆栽推荐品种见表A.1。 6,附录B(资料性) 梅花盆栽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7,B.1 梅花盆栽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B.1。 7,DB 4414/T 33—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梅州市梅花协会、,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翠玲、刘文泉、林新莲、宋勇强、陈瑞珍、卓国宁、古子怀、钟绮雯、李艳,梅、向司宇、刘丽、钟远遵、李嘉斌、赖万年、魏丽琼、罗杏良、王彬潆、尹甜,DB 4414/T 33—2024,1,梅花盆栽培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梅花盆栽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培育目标与模式、上盆前,露地培育、上盆培育、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梅州地区梅花盆栽的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 1576 花卉名称,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LY/T 3176 梅花培育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和定义,LY/T 157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圃地选择与规划,4.1 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周围无检疫性病虫害、水源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台地或缓坡,地作为梅花盆栽培育圃地,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为宜,4.2 圃地规划,梅花盆栽培育圃地应分为母树区(也称采穗圃)、繁殖区(也称露地培育区)、盆栽培育区。宜建,立冷库或低温温室用于花期调控。圃地应配有喷灌设施和排水系统,5 品种选择,选择枝条节间短、分枝力较强、幼树生长较快、花芽容易形成,花大色艳、香气浓郁、着花繁茂、,开花持续时间长等适合盆栽观赏的梅花品种。适宜梅州地区梅花盆栽的推荐品种参见附录A,6 培育目标与模式,DB 4414/T 33—2024,2,6.1 培育目标,风格类型为现代自然式的梅花盆栽,树冠形状以低干矮冠自然分枝成形为主,减少人工成本和缩短,培育周期。梅花盆栽成品规格见表1,表1 梅花盆栽成品规格,单位为厘米,类型 地径 株高 冠幅,微型盆栽 1.0~1.5 <15 <15,小型盆栽 1.5~2.0 15~40 15~40,中型盆栽 2.0~2.5 41~80 41~80,大型盆栽 >2.5 81~150 81~150,6.2 培育模式,采用育第一年嫁接苗先在露地进行培育,待嫁接苗成型后再移栽上盆培育的“露地+盆栽”模式,7 上盆前露地培育,7.1 嫁接繁殖,7.1.1 砧木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径规格在0.8 cm~1.2 cm的1年~2年生的果梅实生苗为砧木,7.1.2 接穗选择,选择采穗母株的一年生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叶芽饱满且未萌动的枝条作为接穗,随取随接,7.1.3 嫁接时间与方法,10月~11月,采用枝接法进行嫁接。接穗长度为3 cm~6 cm,带有1个~2个健壮的叶芽。在接穗一,侧叶芽的斜下方,向下削去外皮,中间露出木质部,保证切口平滑,削面长度2 cm~2.5 cm,另一侧切,平滑短斜面0.5 cm左右。在距离地面5 cm~10 cm处将砧木剪断,沿着砧木剪口一侧略带木质部垂直切,下2 cm~3 cm,将接穗长削面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用嫁接专用薄膜绑带捆扎牢,固,7.2 嫁接后管理,7.2.1 除萌与解带,嫁接20 d~25 d后及时检查嫁接情况,待接穗芽萌发后7 d~10 d除去嫁接薄膜绑带。发现有砧芽,萌出时,立即去除萌蘖。对未嫁接成活的梅苗及时进行补接,7.2.2 整形,7.2.2.1 嫁接成活后,观察接穗芽萌发情况,待接穗芽萌发枝条长至30 cm 左右时,根据培育目标规,格进行短截定干,微、小、中、大型盆栽分别保留主干高度5 cm、10 cm、15 cm、20 cm。待侧枝萌发,后,在主干的合适位置选留3 个~4 个侧枝,当长至15 cm~20 cm 时,剪口下保留2 对芽进行短截,促生新枝。待新抽生枝条长至10 cm~15 cm 左右时,根据培育目……

……